你的位置:首 页文化教育廉洁文化清风典故 》正文

蝉不知雪 | 一个人的眼界,决定一个人的见识

来源:甘肃纪检监察网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4 07:40 分享

清风典故日历3-14.jpg

【说古道今】

桓宽的《盐铁论·相刺》中,“大夫”和“文学”面对面争论,其中“大夫”说过一段话: “持规而非矩,执准而非绳,通一孔,晓一理,而不知权衡,以所不睹不信人,若蝉之不知雪,坚据古文以应当世,犹辰参之错,胶柱而调瑟,固而难合也。”意思是,拿着圆规而否定曲尺,拿着水准器而否定墨线绳,这只是打通了一个小孔,懂得了一个道理,而不知道全面比较衡量。因为自己没有看见,就不相信别人,就好像蝉不知道有雪一样;顽固地死抱着古书所言而应用于当世,就如同辰星和参星相错而行,粘住瑟柱而去调瑟弦一样,当然很难合拍了。

持规非矩,执准非绳,偏见也。通一孔,晓一理,少见也。辰参相错,胶柱调瑟,不得一见也。蝉夏天生,秋天死,所以看不到雪;蝉虽然看不到雪,但它不能因此否认雪的存在。如果因为自己没有看到,就不相信别人所看到的,就会有偏见,就会少见多怪,就会固执己见。后世即以“蝉不知雪”为典,比喻孤陋寡闻,见识不广。饶宗颐先生有诗云:“廿载居南陬,如蝉不知雪。”当然,饶先生只是自谦。

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一个人的见识,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一个人的格局。一个人眼界小,见识短,格局逼仄,不仅会自我封闭,甚至也没有人愿意与之交流。《庄子·秋水》说:“夏虫不可以语冰,井蛙不可以语海,凡夫不可以语道。”你不知道、没见过、不了解,而且还不相信,也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。

人与人之间因为生存环境、生活方式的不同,其所见所闻有天壤之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人的一生,直接获得的知识很有限,间接获得的知识却要广泛得多;实践经验很重要,书本知识也决不能忽视。但是,无论是亲见还是耳闻,无论是亲历还是史载,都要开动脑筋,过滤之,分析之,鉴别之,消化吸收之。只有过一回脑子,自己的亲见亲历才能变成自己的见识,别人的和古人的所思所想才会转化为自己的见识。

一个盲目自信的人,必然会闭目塞听;一个心胸开阔的人,才可能见多识广。

 (尚之)


【草木清芬】 

_DSC7789.JPG DSC_8315.JPG

名称:拧条锦鸡儿 

分布:兰州、天水、白银、庆阳、武威、金昌、张掖、酒泉、嘉峪关

简介:拧条锦鸡儿,灌木。花期5月,果期6月。花如振翅欲飞的金色鸟儿,具有较高观赏价值。为优良防风固沙、水土保持和蜜源植物。枝叶可作绿肥和饲料,根、花、种子均可入药,具有滋阴补血、活血的功效。

(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、陈学林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