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允许和鼓励百姓见官
【每日箴言】
出行前导,例有“肃静”“回避”二牌,亦行辟人之义也。阳明先生开府南赣,易其字曰:“求通民情,愿闻己过。”肃静欲使无言,闻过则招之使言,回避欲其不见,通情则召之来见。当时不闻以先生为亵体,但觉开诚布公,人人得至督抚之前,直达所见,利安得不兴,弊安得不剔,政事安得不粹美乎?
——清•陆陇其 《莅政摘要》
【深意浅说】
古代的日常交通规则,要求“贱避贵”,就是根据等级而实行回避,一般平民百姓要给官员让路,小官员要给大官员让路。清朝规定,军民人等在街市上遇见官员经过,必须立即躲避,不许冲撞,若有冲撞,将被治罪。官员出行,前面就是皂隶打着“肃静”“回避”两面牌子,接着是一队手持棍棒的皂隶负责清道,如遇行人回避不及,就一顿棍棒伺候。
这种规则,体现的是官贵民贱的等级秩序。但明朝王守仁在南赣任巡抚时,就将出行前导的牌子,换成“求通民情,愿闻己过”。他不再要求沿路百姓肃静回避,而是要求沿途百姓主动接近官员,向官员反映情况,提出意见建议。陆陇其认为这种做法很好。
上下蒙蔽,信息隔绝,是古代治理中官员遇到的最大问题。但是,严格的等级制度,强化了这种信息封闭和隔绝。官员高高在上,坐在衙门的时候,老百姓不能接近。官员出门办事,仍然驱离百姓,让百姓回避。官员与百姓永远处于互相隔离的两个世界。官员能够接触到的当地人物,最多就是胥吏衙役,其次就是地方士绅。胥吏衙役、地方士绅都是特殊人物,有自己的特殊利益,这些利益与普通百姓的利益往往是相冲突的。官员只能听到胥吏衙役和士绅的声音,却听不到百姓的声音,这必然增加官员的偏听偏信。
显然,维持等级制度,隔离官民,官员将被蒙蔽,得不到真实的社情民意。而官员主动接近百姓,允许百姓接近官员,就破坏了等级纲常秩序。对此怎么办呢?真正有见识、想办事的官员,当然不会被僵化的等级思维束缚,为了更好治理,会突破等级秩序的规范,增加官民接触的机会,打破官民之间的藩篱限制。
明朝的王守仁,出行时将前导牌子换成“求通民情,愿闻己过”。晚清林则徐在江苏为官时,也在府衙门厅悬挂了一副楹联“求通民情,愿闻己过”。王守仁和林则徐都告诫自己要具备广开言路、体察民情、闻过则喜的政德,也鼓励下级官员与广大百姓大胆反映社情民意,敢于直谏。
清朝浙江总督赵廷臣勘海巡边,访查民间疾苦,结果当地官员多设捍蔽,又令衙役负牌先驱,一路看不到一个人。他怀疑是地方官为了隐瞒信息,怕百姓说出实情,“名为除道,实蔽听闻”。他发出通告:“本部院所到之处,地方官不得多添人役于马前喝道,以骇见闻,并不许负牌前驱,使道路之人预先走避。本部院爱民如子,但虑其不敢近身,并无鄙薄斯民之意,尔父老百姓人等,凡有真知灼见,谓地方某利当兴、某害当除,有实有益于时事者,不妨竟至本部院面前,高声陈说,本部院自当止马受言,立刻见诸行事。”
王守仁、林则徐、赵廷臣这样的官员,主动打破官民之间的篱笆,允许百姓靠近,鼓励百姓建言,这是他们治理卓有成效的重要原因。
(梁发芾)
【人间草木】
名称:火炭母
分布:陇南
简介:火炭母,多年生草本。花期7-9月,果期8-10月。全草入药,具有清热利湿、凉血解毒、平肝明目、活血舒筋等功效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,可作绿篱、地被绿化观赏。
(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、陈学林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