笃行君子之风的袁涣
袁涣,字曜卿,东汉末年陈郡扶乐(今河南省太康县)人。三国时期,魏国初建之时被封为郎中令,行御史大夫事。
袁涣的父亲袁滂,曾经担任过汉朝的司徒。当时豪门公子大多犯越法度,而袁涣清白沉静,举止有礼,与那些公子哥们完全不一样。袁涣年纪轻轻就声名在外,郡里任命他为功曹,作为郡守的助手处理事务。因为害怕较真的袁涣,郡中那些经常作奸犯科、奸滑耍赖的官吏纷纷离职。
刘备任豫州牧时,举荐袁涣为秀才。后来袁涣避乱江淮一带,接受袁术的任命。但是任命不久,袁术就遭遇兵败,袁涣不幸被吕布扣留。吕布逼迫袁涣写信辱骂刘备,被袁涣凛然拒绝。吕布大怒,手扶佩剑怒声呵斥:“写之可生,不写则死!”袁涣笑道:“我听说,只可以用道德来羞辱别人,从没有听说可以用污言秽语羞辱人。刘备如果是个君子,见了骂他的话也不会觉得羞耻;刘备如果是个小人,那只会用同等卑劣的语言来回敬。到那时,真正受到羞辱的反而是将军。而且,我曾在刘备手下做事,如同今天在将军这里做事一样。如果我离开将军后,别人让我骂您,我照着做,您觉得好吗?”吕布听了感到很羞愧,从此不再为难袁涣。
三国时期的政局就像变戏法一样,各路英雄豪杰东奔西走,令人眼花缭乱。吕布兵败之后,袁涣只得归顺曹操。在分配战利品时,曹操给每个官员分了几辆车,让他们自行取用吕布军中的物资,想拿多少就拿多少。其他人都装得满满的,只有袁涣装了几百卷书和一些必需的粮食。
曹操敬仰袁涣的清名,向他请教治国理政之道。袁涣建议曹操多用道德和仁义去关心爱抚百姓,为他们肃清灾害,营造和平安乐的环境。曹操听了连连称好,任命袁涣为沛县南部都尉,不久又升迁为梁国相。袁涣为相期间,经常对手下的官员说:“要优待那些鳏寡高年之人,对于孝子和贞妇要加以表彰。天下安定,礼仪周详;天下动荡,礼仪简化。但到底施行什么样的礼乐教化,行事的分寸十分重要。”
魏国初建之时,袁涣被封为郎中令,行御史大夫事,成为曹操最为亲近的高级参谋。袁涣劝曹操:“天下大难已除,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道,此时可广收典籍,宣扬圣人之教化,改变天下的风气,远方的人也会闻风而至。”当时有流言,说刘备去世。刘备是曹操的心头大患,群臣皆来道贺,只有袁涣因为刘备曾经举荐过自己而没有向曹操道贺。
袁涣任郎中令几年后去世,曹操为他落泪,赐谷二千斛,其中一千斛为朝廷的抚恤,一千斛为个人的心意。
袁涣的儿子袁侃,也清廉淳朴,有其父风范,先后担任郡守、尚书。
◼ 做人既要心存敬畏,也要心怀感恩。那些帮助过你的人,始终要留一个干净的角落,放他们的名字。
(维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