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 页“清风”系列廉洁文化品牌典历 》正文

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

来源:甘肃纪检监察网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12-22 08:00 分享

12月22(网站).jpg

【译文】

臣羊祜奏言:臣昨日回家沐浴,恭闻皇帝诏书,提拔臣为开府仪同三司。臣自为官以来已十余年,朝廷委以内外重任,每每居于爵尊禄厚的位置。臣常以为自己智少力弱,不可勉强晋升,陛下恩宠也不能长久错爱,所以日夜恐惧,以荣宠为忧虑。臣闻古人之言,德行没能让众人所倾服,而接受很高的爵位,那就会使真才实干之臣不得进用;功勋没能让众人所钦佩,而享受优厚的俸禄,那就会使有功之臣不得奖励。如今臣身为外戚,幸遇际会,应警惕荣宠过分,而从不担心被人遗弃。但陛下超然下发诏书,破格加封臣以殊荣。臣有何功劳领受呢?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呢?能力不足有辱尊位,倾覆之祸也必将跟随而至,到那时,即使臣愿退守先人故居,还能做到吗?违背诏令确实是触犯天子威严,委屈服从君命后果又如此严重。听闻古人言:在知己跟前可以畅说心曲,大臣的节操就在于,知道不能做的就坚决不做。臣虽卑贱,但还是斗胆凭借陛下眷爱,而敢于坚持这个原则。

【小识】

羊祜是西晋重臣。他出身于泰山羊氏,其母为蔡邕之女,其姊为西晋景献皇后(司马师第三任妻)。正因身为外戚,所以羊祜入仕主要都在司马氏集团。西晋建立后,羊祜以拥戴之功而平步青云,尽管如此,羊祜还是尽量谦恭,以避免朝臣如贾充、荀勖、裴秀等人的猜忌。泰始五年(公元269年),羊祜以散骑常侍、卫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、假节,从此,开始了他主政荆州的10年生涯。在荆州,羊祜励精图治,屯田训兵,体现出干练行政的能力和深谋远虑的战略定力,为西晋灭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也为他赢得了千秋声誉。

咸宁四年(公元278年)八月,羊祜病重入朝,十一月病卒。也就是说,羊祜在荆州10年,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离开,他为西晋的平吴事业耗尽了毕生心力。临终前,他坚定举荐杜预接替,可谓慧眼识人。羊祜卒后刚满一年,晋武帝发兵20万,大军六路进发,一举灭吴,他所荐举的杜预、王浚都是灭吴之战的主力,王浚甚至获得了头功。

与羊祜相关的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:羊公碑。据《晋书•羊祜传》载,羊祜在襄阳时喜登临山水,岘山为其常登临处。有一次,他登上岘山,感慨道:“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。由来贤达胜士,登此远望,如我与卿者多矣,皆湮灭无闻,使人悲伤。如百岁后有知,魂魄犹应登此也。”羊祜的感慨,体现出对有限生命和无穷时空的思考与感伤。由于德望崇重,所以他去世后,当地立碑纪念,称“羊公碑”。又有记载说羊祜是流泪地感慨,所以又称“堕泪碑”。“羊公碑”遂成为对逝者德高望重的称颂之典。后来孟浩然登岘山,有“水落鱼梁浅,天寒梦泽深。羊公碑尚在,读罢泪沾襟”的诗句。

《让开府表》作于泰始八年(公元272年),当时羊祜都督荆州军事刚满三年。由于政绩卓著,所以晋武帝给羊祜“加车骑将军,开府如三司之仪”(《晋书•羊祜传》),这意味着羊祜可以如三公一般自置幕僚,但羊祜坚决拒绝。其理由是,自己功劳不高、才德有限,却已历任内外之重,这尊荣让他如履薄冰,如果再加官进爵,会让那些有能力、有功勋的人失望。还有,身为外戚,身份本就敏感,比一般朝臣更接近皇室,更容易沾光,所以一定要“诫在过宠”,不能太过宠幸,不然会招致祸患。羊祜明白,“大臣之节,不可则止”,力不能及的事,一定要适可而止。可见,羊祜特别清醒、冷静,而且,文字中处处流露出对大节的重视和一心为公的真诚。

文章末尾,羊祜还旗帜鲜明地提到了李喜、鲁芝、李胤三人,说他们尽忠尽职,如果要加开府仪同三司,那也应该是他们三人先加,而非自己。这样的荐贤态度,确实有公而忘私、坦荡磊落的气度,体现出虚怀若谷的襟怀。如果这样的文字出于他人之手,或许我们可能并不一定以之为真诚,甚至怀疑其矫情作态,但羊祜名德广播,诚信素著,所以,这些文字读来确实别样地真诚感人,具有强大的说服力。

应该说,作为西晋少有的德行、功业两相辉映、彪炳史册的大臣,羊祜有着充分的公信力,赢得了古往今来人们的一致赞誉。毛泽东晚年曾多次调阅《晋书•羊祜传》,并在书封写下题记,高度评价羊祜。也许,一代伟人也是看重羊祜战略谋划之功和名德双行之品格吧。(萧寒)

水飞蓟 (1).jpg

水飞蓟:呈长倒卵形或椭圆形,表面淡灰棕色至黑褐色。光滑。有细纵花纹。气微,味淡。清热解毒,疏肝利胆。用于肝胆湿热,胁痛,黄疸。主产陕西、甘肃、黑龙江、河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