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 页“清风”系列廉洁文化品牌典历 》正文

大家风范 英雄气派

来源:甘肃纪检监察网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12-16 08:00 分享

12月16(网站).jpg

【译文】

往北攀登太行山,山势高峻,攀登艰难。羊肠坂陡峭曲折,车轮因此而损坏。树木萧萧作响,北风劲疾,风声悲凉。熊罴在对面蹲着,虎豹啼号于道路两旁。溪谷之中少有人居,大雪飘落纷纷扬扬。引颈眺望,不觉长声叹息,远行之人多所感怀。我心中充满着忧伤,想要返回东边的故乡。河流水深,桥梁断绝,我们在中途徘徊。困惑之中迷失了道路,临近天黑却无处栖宿。日日前行路途已远,人困马乏,饥肠辘辘。挑起行囊拾捡柴火,以斧破冰舀水做饭。悲伤之中,想起了周公东征时的《东山》之诗,更引起了心中的深深感伤。

【小识】

本文出自魏武帝曹操手笔。

自从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官渡之战以来,曹操虽然取得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,但袁绍的残余势力袁谭、袁尚依然在负隅顽抗,因此,曹操一直处于追剿作战之中。建安十年(公元205年)正月,曹操攻克邺城,袁谭被攻杀,袁尚投奔乌桓,这才初步解决了袁绍势力。但是,袁尚已投奔乌桓,距离遥远,追剿不易,而壶关距邺城不远,那里还盘踞着袁绍的外甥、并州牧高干,威胁不小。所以,本年十月,曹操调转马头,开始了剿灭高干的征程。曹操先是派遣李典、乐进等攻打高干,但高干死守壶关天险,久攻不下,于是次年春天,曹操率军亲征壶关。在向壶关进军的途中,他写下了这首沉郁悲凉的诗歌。

壶关为上党郡治所在。“上党从来天下脊”,这里是从中原、京洛进入晋东南地区的战略通道,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,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。曹操要进攻壶关,就必须走“太行八陉”中的“白陉”,“白陉”最著名的形胜莫过于“羊肠坂”。在羊肠坂一带,太行山势如刀劈斧削,极为险峻,而且两山对峙,道路狭窄,从山底盘旋到山顶,有“七十二拐”,是典型的易守难攻。

当曹操统领大军攀登羊肠坂时,适逢初春时节太行山区的大雪纷飞。羊肠坂本就陡峭艰险,再加上纷纷扬扬的大雪,更增加了行军的艰难。就连曹操这样身经百战、无所畏惧的英雄,都不由得感慨万分。诗的起首“北上太行山,艰哉何巍巍”两句,一下子把读者引入到了巍巍太行的艰险雄奇之中。羊肠坂陡峭湿滑,车轮都因之摧折,深险的峡谷之中,人居稀少,野兽出没,雪花飘飞。他举首眺望,只见断崖重重,小径曲折,回想起自己重任在身,而且连续辗转作战,不免浩然喟叹,思欲东归。

行进中,桥梁断绝,大雪埋没了道路,所以,大军居然迷路了。一般而言,大军出行,必备向导,就这,都使得曹操大军迷了路,更可见此行艰险之状。徘徊间,已经是山中日暮了,风雪的夜晚,军人无处栖宿!人困马乏之际,还得拾捡柴火,凿冰取水来做饭。这是何等艰苦的军旅生涯!由此,曹操不禁想起《诗经•豳风•东山》之诗。《东山》是周公东征胜利之后,战士在返乡途中所作。或许,曹操也渴望这次出征能够迅速地凯旋,那样的话,他也可以在归途中轻松地作诗纪念了。但是,目前的他们还在与太行山路作着艰苦的斗争,那更为艰巨的浴血战斗尚未开始呢!所以,曹操也不免哀叹,“悠悠使我哀”。

这首诗,是典型的建安文学“慷慨悲凉”的风貌。曹操志在经邦济世、统一天下,这样的宏伟抱负和英雄气概,使他的诗歌中总是充满着盛壮、慷慨的激情。但是,王室衰微,军阀割据,战乱频仍,生灵涂炭,却又使得曹操眼中的景色总是布满悲凉的底色,所以,发之于诗歌,便又天然地带上了悲凉的情调。当面对着军人艰难行军、凿冰取水、夜无止宿的艰苦情况时,更会引起曹操对世路艰难、生民多难的慨叹。这样的慨叹,不是出于一己私情,而是出于对这个能代表国家统一的正面力量的悲悯,因而让我们倍感崇高。

由此,再去思考,曹操是建安时代北方士大夫的主心骨,也是北方权力的轴心,所以,他的品格和风格,就代表了当时北中国的品格和风格。当一批批人才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曹操帐下时,曹操必然会影响甚至引导他们的人生行为和文学创作。他“昼则讲武策,夜则思经传”,文治武功之下,坚实地奠定了建安文学的主基调和主心骨。所以,曹操诗歌的“慷慨悲凉”,不仅是他个人的风格,也引导和代表了建安风骨。是他,促成了整个建安时代的文治武功和学术文化。(萧寒)

马钱子 (1).jpg

马钱子:呈钮扣状圆板形,常一面隆起,一面稍凹下,直径1.5~3cm,厚0.3~0.6cm。无臭,味极苦。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用于风湿顽痹,麻木瘫痪,跌扑损伤,痈疽肿痛;小儿麻痹后遗症,类风湿性关节痛。主产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