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稽之雄亦英雄 岂止诙谐割肉归
【译文】
如今圣上的德泽流布,八方威服,诸侯来朝。周边牢如衣袋,国家稳如覆盂,天下和平,和睦如一家,兴办大事易如反掌,因此,贤士与庸徒之间显示不出什么差别。遵循天道,顺应地理,万物各得其所。所以稳定即安乐,动乱则忧苦;尊崇你时便是将军,卑视你时就是俘虏;举拔你便平步青云,压制你便地位低下;用你就是老虎,不用就是老鼠。……
现在的处士,虽然没有被任用,孤立无友,超然独居,上学许由,下仿接舆,智谋如范蠡,忠贞如伍子胥,在这和平时代,他们仍然坚守道义,没有朋友,本来也是正常的。……像那燕昭王任用乐毅,秦始皇任用李斯,郦食其劝说齐王归汉,游说之辞顺畅如流,言听计从圆满如环,想做的都能做到,功高如山。天下安定,国家稳固,是赶上了好时代。
【小识】
东方朔以滑稽著名,班固甚至称他“滑稽之雄”(《汉书•东方朔传》赞语)。他最广为人知的生平细节都以滑稽为主,如他吓唬侏儒、割肉遗妻、大隐隐于朝、驺牙归义等事,确实事出滑稽,以言语机智取胜,没有蕴含太深刻的道理,所以班固说他“其事浮浅,行于众庶,童儿牧竖莫不眩耀”,即东方朔以肤浅的滑稽之辞取悦于众,不过是哄哄老百姓、沽名钓誉而已。
其实,东方朔有着很高的才学,他不仅言语机智,而且文思泉涌,是一个优秀的语言文学家。同时,他见识深锐,行事有节,高自标置,有时也直言敢谏,是一个有思想、有气骨的士大夫。比如他谏阻汉武帝修筑上林园,严厉批判馆陶长公主的姘夫董偃,建议汉武帝秉公执法、不徇私情、远离谄媚之人等,都能反映出东方朔确实是有着深刻的见识,“尤不在汉廷诸儒下”“滑稽之雄能为此言乎?”(严如煜《论东方朔》)
因此,东方朔是一个以滑稽形象示人的、内心有着远大抱负的士人。其滑稽有他个性机智、喜欢搞笑的因素,也有着佯狂玩世、避祸全身的初衷。他真正的怀抱,还在于经邦济世、建功立业上。只不过其滑稽形象深入汉武帝之心,所以,汉武帝对他的态度始终是“俳优蓄之”(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),以致于他颇有见地的建言献策也不被采纳。滑稽为他赢得了较大的声名,但这份声名里,总有着谐谑和被轻视的意味。滑稽也很大程度地减损了其形象和见解的严肃性,这使他即便见解正确也容易被忽视,行事即便刚正有节也容易被等同玩世。
于是,东方朔的一生,就成了失意的一生,他甚至成为武帝时代失意者的典型。对此,班固分析道:“武帝既招英俊,程其器能,用之如不及。时方外事胡、越,内兴制度,国家多事,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,皆奉使方外,或为郡国守相至公卿,而朔尝至太中大夫,后常为郎,与枚皋、郭舍人俱在左右,诙啁而已。”(《汉书•东方朔传》)在那个昂扬壮阔、充分发掘人才潜力的时代,英俊之才都能“程其器能”,但东方朔却只不过是“诙啁而已”,只不过是一个供武帝调侃取乐的对象。这是东方朔一生的悲哀。他成名于滑稽,但滑稽也很大程度制约了他的仕途,减损了其人格、形象的高度。
东方朔也有着内心的动荡和不平衡。面对这样的失意人生,他不淡定了,实在情难自禁,于是撰写《答客难》一文,以主客问答的形式,向读者交待自己对失意人生的看法。客人问道:“人家苏秦、张仪,位居卿相,为何你却官位如此低下?你不是常常自诩德高才富吗?”东方朔回答道:“不过是此一时彼一时而已。”只不过是时代不同而已。苏秦、张仪身处谋士纵横的时代,有广阔的建功立业的空间,如今呢?如今是天下一家的承平时代,人家用你,你就达官显宦,不用你时,你就是个凡夫俗子而已。这样的问答里,明显反映出东方朔对于汉武帝不用自己的无奈甚至幽怨。武帝不用我,我有什么办法呢?
东方朔接着说,即便身处卑位,却不能“不务修身”,不能不如孟子所说的那样“深造以道”“欲自得之”,即还是要努力修身,培植道德,以期有所得,最终达到“与义相扶”的目的。这说明,东方朔滑稽的外表下面,还是固执地坚持着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信条,他的“务于修身”“与道相扶”就是彻头彻尾的“独善其身”。这也能说明,在装点生平、取悦人主的郎官生涯里,东方朔一直坚持士大夫的气节和立场,独立不改。这是难能可贵的“大臣之节”,“安得以滑稽少之哉?”(严如煜《论东方朔》)(萧寒)
![]() | 卷柏:卷缩似拳状,长3~10cm。 枝丛生,扁而有分枝,绿色或棕黄色,质脆,易折断。无臭,味淡。垫状卷柏,须根多散生。中叶 (腹叶) 两行,卵状披针形,直向上排列。活血通经。用于经闭痛经,癓瘕痞块,跌扑损伤。外用可治刀伤。卷柏炭化瘀止血。用于吐血,崩漏,便血,脱肛。主产于广东、福建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