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位置:首 页评论观点廉政论坛 》正文

有人管被监督是爱是福

白银市纪委常委、秘书长 傅学兴
来源:白银市纪委    发布时间:2017-02-15 07:30 分享

看《打铁还需自身硬》专题片,听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发出“其实有人监督、有人看是福,没人看、没人想看、没人敢看是祸”的忏悔,再一次印证了严管就是厚爱。组织的时时提醒、从严管理对党员干部而言,是一道防护栏,也是一条安全带,更是一种福气。党员干部如何才能防止类似问题发生呢?笔者认为应做到“三个必须”:

必须认真履职尽责强化监督。从查处的无数党员干部违纪案例证明,一些党员干部从“好同志”到“阶下囚”绝非一朝一夕,“几顿饭、数杯酒,几张卡、数块表,温水煮青蛙,不知不觉,一失足成千古恨。”只有信任没有监督,信任就变成了放任,放松监管,对于党员干部成长而言,是极不负责的表现。强化党内监督,重在日常、难在较真、贵在有恒,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,全面落实主体责任,各级纪检组织要认真履行监督责任,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责任扛在肩上,做到知责、尽责、负责,敢抓敢管,勇于监督,通过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管、事前提醒,抓早抓小、防微杜渐,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,该处置就快处置,对一般性问题及时“诊疗”,让党员干部感受到监督的存在,防止单一问题变成复杂问题,违纪问题变成违法问题。

必须自觉摆正态度接受监督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:不想接受监督的人,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的人,觉得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很不舒服的人,不具备当领导干部的起码素质。现实中,有的党员干部由于缺乏严于律已和接受监督的自觉性,害怕监督,认为来自上级的监督是跟自己过不去,班子成员之间的监督是互相拆台,下级的监督是吹毛求疵,群众的监督是对自己不尊重,自我监督根本没必要,因而接受监督、自我监督的意识不强。监督是正身之镜,是进步之阶,更是护身之盾,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接受监督,又要乐于接受监督,既要加强自我监督,又要主动接受党内监督、民主监督、群众监督、舆论监督,决不能回避监督、抵制监督,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接受监督的重要性,从小事做起,从规范一言一行开始,不仅在工作八小时之内要接受监督,更应在八小时之外亦要接受监督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组织要认真贯彻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,严格教育管理监督,做到党内监督无死角、全覆盖,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、干事创业。

必须忠诚干净担当敢于监督。从片中违纪者来看,有的领导干部起初学历很高、业务能力很强,因出色的表现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职位。但权力大了之后,他们却开始独断专行,把个人置于组织之上,不愿被管或没人敢管,甚至以权谋私,满足自己的贪欲,还以此为乐,自鸣得意。殊不知,他们在为贿款大开方便之门的同时,其实也把有人管、被监督这种真正的“福气”和“厚爱”挡在了门外,最终一步一步走向犯罪深渊。党员干部应以专题片中的典型案例为镜子,深刻汲取沉痛教训,常照镜子纠正偏差,忠诚履职,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,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。要做到忠诚于党中央,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,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、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、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;要做到忠诚于事业,自觉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拿党的纪检监察事业作交易,以权谋私,切实增强事业心、责任感和执行力,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;要做到忠诚于同志,强化政治担当,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抵制、敢于斗争,无论是对领导、下属还是同事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,都要及时知悉并予以当头棒喝,坚决防止他们走上不归路,甚至于废职亡家现象的发生。